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陇南KTV招聘网 > 陇南热点资讯 > 陇南励志/美文 >  《兵经百篇》思想内容比较丰富而且不杂抄硬拼语言也较简练是清代

《兵经百篇》思想内容比较丰富而且不杂抄硬拼语言也较简练是清代

2022-06-04 19:26:49 发布 浏览 344 次

《兵经百篇》思想内容比较丰富,而且不杂抄硬拼,语言也较简练,是清代的一部重要兵书,具有一定军事学术价值,在清代后期有较大影响。

《兵经百篇》初以抄本传世,后被贺长龄、魏源收入《皇朝经世文编》,李鸿章收入《兵法七种》刊行。光绪年间浙江学堂教员侯荣逐字释义,并引战例相参证,于光绪三十四年由齐国璜整理出版。民国年间又有多种铅印本行世。

《曾胡治兵语录》

蔡锷编辑。蔡锷(~)原名艮寅,字松坡,湖南邵阳人。年以优异成绩入学为秀才。年考入湖南时务学堂,从梁启超学习。年东渡日本,进入以梁启超为校长的东京大同高等学校。年辍学返国,参加唐才常等组织的自立军起兵反清。起义失败后重新东渡日本,进入由大同高等学校改组的东亚商业学校。此时他痛心祖国风雨飘摇,决心学习陆军。年以自费进入成城学校习陆军。年考入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深造。年冬从士官学校毕业返国,先后在江西、湖南、广西、云南训练新军。年被李经羲任命为云南新军第镇协统领。武昌起义爆发,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响应,组织了“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”,蔡锷为军都督。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,暗加监视。年潜出北京,月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,与袁世凯军激战于四川泸州(今泸县)、纳溪。袁世凯死后,任四川督军兼省长。年因病赴日治疗,不治逝世。后人辑有《蔡松坡先生遗集》、《蔡锷集》等。

《曾胡治兵语录》中的曾、胡,指曾国藩和胡林翼。曾国藩(~),字涤生,湖南湘乡人。清道光进士。湘军首领。年为对抗太平天国革命,以吏部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,后扩编为湘军。率兵阻击太平军,并出省作战,夺取武昌和田家镇。年败于太平军,退守南昌。年任两江总督,次年节制浙、苏、皖、赣四省军务,主张“借洋兵助剿”,伙同英法侵略军夹攻太平军,年攻陷天京。年调任钦差大臣,对捻军作战,战败去职。与李鸿章、左宗棠创办江南制造局、福建马尾船政局等军事工业。胡林翼(~),曾、胡是近代史上的反动人物,是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刽子手。他们同属“儒将”,注意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军事思想,善于总结和理性思考,在治军和作战中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军事思想。《曾胡治兵语录》就是他们有关军事言论的选录。

《曾胡治兵语录》编辑于年。这年春天,经同盟会员李根源、罗佩金向云贵总督李经羲推荐,蔡锷赴云南担任新军训练工作。他初到时未受到重用,便住在教练处,整天手不释卷,辑录曾国藩、胡林翼的治兵言论,附以按语,编成《曾胡治兵语录》。六月,李经羲任命蔡锷为云南新军第镇协统领。镇统钟麟同委托蔡锷编“精神讲话”教材,遂将《曾胡治兵语录》以代“精神讲话”,印发新军官兵。

《曾胡治兵语录》书前有自序和梁启超年作的序,全书共十二章:第一章《将材》;第二章《用人》;第三章《尚志》;第四章《诚实》;第五章《勇毅》;第六章《严明》;第七章《公明》;第八章《仁爱》;第九章《勤劳》;第十章《和辑》;第十一章《兵机》;第十二章《战守》。前十章主要讲治军,后两章讲作战。每章先选曾、胡有关言论若干条,然后加上按语,或对本章概括归纳,或对曾、胡言论加以评述,或借题发挥,阐述自己的军事思想,提出对时局和作战问题的看法。如第十二章《战守》之按语:“右揭战守之法,意括而言赅,曰攻战,曰守战,曰遭遇战,曰局地战,以及边防之策,攻城之术,无不独具卓识,得其要诀。虽以近世战术之日新月异,而大旨亦不外是。其论夜间宿营,虽仅一宿,亦须深沟高垒,为坚不可拔之计,则防御之紧严,立意之稳健,尤为近世兵家所不及道者也。(按咸同时,战争两方,多为不规则之混战,来去飙倏,不可端倪,故扎营务求坚固以防侵袭。)曾胡论兵,极重主客之见,只知守则为主之利,不知守反为客之害,盖因其时所对之敌,并非节制之师,精练之卒,且其人数常备于我,其兵器未如今之发达,又无骑炮两兵之编制,耳目不灵,攻击力复甚薄弱,故每拘泥于地形地物,攻击精神,未由奋兴,故战术偏重于攻势防御,盖亦因时制宜之法。近自普法日俄两大战役以后,环球之耳目一新,攻击之利,昭然若揭,各国兵学家,举凡战略战术,皆极端的主张攻击,苟非兵力较弱,或地势敌情,有特别之关系,无复有以防守为计者矣。然战略战术,须因时以制宜,审势以求当,未可稍事拘滞,若不揣其本,徒思仿效于人,势将如跛者之竞走,鲜不蹶矣。兵略之取攻势,固也,必须兵力雄厚,士马精练,军资(军需器械)完善,交通便利,四者均有可恃,乃足以操胜算。四者之中,偶缺其一,贸然以取攻势,是曾公所谓徒先发而不能制人者也。普法战役,法人国境之师,动员颇为迅速,而以兵力未能悉集,军资亦虞缺乏,遂致着着落后,陷于防守之地位。日俄之役,俄军以交通线仅恃一单轨铁道,运输不继,遂屡为优势之日军所制,虽迭经试取攻势,终归无效。以吾国军队现势论,其数则有二十余镇之多,然续备后备之制,尚未实行,每镇临战,至多不过得战兵五千,须有兵力三镇以上,方足与他一镇之兵相抗衡,且一有伤亡,无从补充,是兵力一层,决难如邻邦之雄厚也。今日吾国军队,能否说到精练二字,此稍知军事者,自能辨之。他日与强邻一相角逐,能否效一割之用,似又难作侥幸万一之想。至于军资交通两端,更瞠乎人后。如此,而曰吾将取战略战术上最有利益之攻势,乌可得耶?鄙意我国数年之内,若与他帮以兵戎相见,与其为孤注一掷之举,不如采用波亚战术,据险以守,节节为防,以全军而老敌师为主,俟其深入无继,乃一举而歼灭之。昔俄人之蹴拿破仑于境外,使之一蹶不振,可借鉴也。”上述深刻入理的分析,严密的论证,与其说是一篇序言,不如说是一篇精彩的军事论文。

年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期间,增补第十三章《治心》,并作序言,名曰《增补曾胡治兵语录》,印发黄埔军校“人各一编”。然蒋补《治心》一章,实为儒家修身养性之道,且冗杂离治兵甚远,大不如蔡锷所选精练。

曾、胡军事思想是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,既有反动成分,亦有虚伪之言。但他们同是书生从戎,“儒将”治军,熟悉历史和兵法理论,注意吸收古代优秀军事思想并运用于实践,所以其中不乏有借鉴价值的观点。在治兵方面,主张恩威相济,“带兵之道,用恩莫如用仁;用威莫如用礼”。既强调仁爱士卒和民众,“吾辈带兵,如父兄之带子弟一般,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,切不可使之因扰民而坏品行”,“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”。又强调令行禁止,赏罚严明,用兵“先明赏罚”,“号令未出,不准勇者独进;号令既出,不准怯者独止”。重视将帅的选拔和修养,认为,“兵易募而将难求;求勇敢之将易,而求廉正之将难”,“求将之道,在有良心,有血性,有勇气,有智略”。尤其重视智略,认为“兵事不外奇正二字,而将才不外智勇二字”,“智多勇少,实力难言;勇多智少,大事难成”。重视人的作用,认为“国家之强,以得人为强”,“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”。反对对人求全责备,主张用人所长,“用人不拘定一格,而熏陶裁成之术,尤在用人者运之以精心,使人人各得显其所长,去其所短而已”。对将帅主张以诚相待,“驭将之道,最贵推诚,不贵权术”。强调练兵要严格,以“养其精神,炼其体魄,娴其技术”。认为“治军之道,以勤字为先”,“必以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为典法”,“久逸则终无用处”。在战略战术方面,其主要思想是“慎”和“稳”。主张宁可几个月不开一仗,也不可打无计划安排无准备的仗。强调行军以“稳”字为先。反对轻易踏险,轻用奇谋。强调“以静待动,先谋后战,稳扎稳打”。认为“交战宜持重,进兵宜迅速,稳扎猛打,合力合枝,足以括用兵之要”。主张后发制人,反对不能制人的“先发”,但是不是一概反对先发制人,主张把两者结合起来,“先发”、“后发”要看具体情况如何来定,认为“权不可预设,变不可先图,与时迁移,随物变化,诚为用兵之至要”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